设hao260导航为主页下载图标.jpg添加到桌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简洁版‍ | ‍聚划算 | 爱淘宝 | 广告服务 | 网站提交 | 意见反馈

彭家声:继坤沙之后,果敢地区的新一代毒王,却为何要提出禁毒?

 二维码 1351
发表时间:2015-03-19 14:13作者:我是一个历史迷

罗星汉、彭家声和坤沙一起被称为金三角地区的“小三国”,这三个人你争我夺,分分合合,几乎构成了金三角现代历史风云际会的全部篇章。

而在“小三国”中,罗星汉和彭家声的关系最为密切,人生中的交集也更多一些,甚至还有“北彭南罗”的说法。

罗星汉的祖籍是江西南昌,他的先祖罗冲达是明朝末年永历皇帝下面的一个副将,跟随皇帝一起逃到缅甸,从此在果敢一带定居了下来,他是罗冲达的第八代世孙。

果敢地区位于缅甸的东北部,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、沧源县、耿马县和龙陵县接壤,边境线长达250公里,曾经管辖着缅北萨尔温江东岸总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。

时至今日,生活在这里的20多万人口中,绝大多数的居民都使用汉语,并保留着汉族的习俗。只不过在缅甸,这个族群被称为果敢族,是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其中一个,他们使用的语言被称之为“果文”,而罗星汉和彭家声的传奇人生正是从果敢开始的。

早年间,罗星汉和彭家声同时从果敢的军事学校毕业,后来又一起在当地杨家土司杨振材的手下工作,他们两个人即是同学,又是同事,私下的交情很好。

1962年,吴奈温通过军事政变上台,创建了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,并担任主席,开始试图武力解决果敢土司问题。

1963年,杨家土司的主要成员被逮捕,眼见土司政权大势已去,罗星汉主动投诚,而后接受缅甸政府的委任,重新返回果敢主持政局。

返回果敢地区以后,罗星汉大力推行分化瓦解政策,由于早先在果敢地区带兵的那些将领,他都打过交道,于是就派人去一个一个地说服。

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,果敢地区的所有武装团队全部都向罗星汉靠拢了过来,土司集团的头目就逃往了泰国。

与此同时,彭家声则拉着自己的队伍上了山,成立了果敢人民军,与缅甸政府军打起了山地游击战。当时正是东南亚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盛行的时代,彭家声随即加入了缅甸共产党。

已经担任果敢地方人民主席的罗星汉则依靠政府的特殊政策,以“武装押运鸦片,从中收取护送费”的方式,维持着将近两千人的自卫队武装,坐实了果敢的地方领导位置。

在果敢地区,当时除了罗星汉的自卫队之外,还盘踞着另外一支实力很强的武装力量,那就是国民党残军。

国民党残军的总兵力达到了数千人,虽然只为借土养命,并不与缅甸政府为敌,但本国的领土上有别国的驻军,缅甸政府自然难以容忍,曾多次派兵清剿,但都无法驱逐这群孤悬境外的汉人军队。

1967年,缅甸政府把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任务交给了同为汉人的罗星汉。

两支军队在果敢地界有短时接触,但并没有发生激烈的交火,国民党残军被迫退到了缅甸与泰国边境的塘窝和美斯乐一带,此后再也没有踏上过缅甸的领土。

1968年1月1日,已经是缅甸共产党东北军区副司令的彭家声不再甘心躲在密林里,他决心带领部队重新打回果敢。

彭家声与罗星汉的两股武装在果敢大打出手,打了大大小小的上百次战斗,最长的一次战斗是双方对峙了40多天。

由于军事实力上的差距,罗星汉不敢再打下去,然后就开始动员当地的老百姓离开果敢。

果敢是高寒山区,土地贫瘠,这里的百姓生活非常困难,罗星汉早就有把果敢人迁移出去的想法,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。

而这次和彭家声军队的对峙,也终于等来了一次时机。

1970年,罗星汉决定带领果敢同胞移民,因为有一些百姓们不愿意离开这里,罗星汉甚至放火烧掉了村寨。当时的果敢地区大概居住有10万人,罗星汉仅带走了252个村寨的6万多人,并把他们安置到腊戌等地,给重新打回果敢的彭家声留下了一座空城。

此时,彭家声所在的缅甸共产党武装,已经成为了缅甸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支武装力量。

当时缅甸共产党在缅甸的东北部分建立了根据地,大概有五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,并发展到了将近3万人的武装力量。

重新打回果敢的彭家声虽然得到了一座空城,却并不影响他成为日后的“果敢王”。

而罗星汉带领居民离开果敢后,则以腊戌、东枝一带作为基地,依然从事着押运鸦片的生意,以养活自己手下的自卫队武装。

这个时期正赶上越南战争,美国大兵吸毒的问题日益突出,再加上美国国内处于无政府的状态,思想主义泛滥,年轻人普遍产生了反叛的情绪,大量的嬉皮人士出现,导致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染上了毒瘾。

而美国政府在追查国内毒品的主要来源地的时候,他们查到了是来自泰国与缅甸边境的金三角地区,于是就连同联合国一起向缅甸政府施压。

迫于压力,缅甸政府把矛头指向了罗星汉,强迫他解散手下的自卫队。

看着跟随自己那么多年的兄弟们就要流离失所,罗星汉不甘心将他们解散,于是就带领自卫队上山。

被逼上梁山后的罗星汉急于寻找新的基地,当他来到泰国与缅甸边境准备与另一股武装的首领汇合时,却不幸被泰国方面逮捕。

1973年8月2日,罗星汉被引渡回缅甸首都仰光,缅甸政府以“叛国贩毒,破坏国家经济政策”等罪名,将他判处死刑,后来又改判了终生监禁。

尽管在监狱中,罗星汉依然是照常生活,早上起来散步,吃完早点后学习一个小时的缅甸语言。而且还有自己的一个小灶,想吃什么了,就把钱给狱警,让他们负责购买。

1980年5月28日,缅甸吴奈温政府实行“大赦全国犯人”,罗星汉得以走出监狱,恢复自由生活。

罗星汉在仰光的监狱里整整待了7年的时间,回到东枝时,他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。

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罗星汉找回了昔日四散的兄弟们,带领着他们卸甲归田,并且在当地办教育、办医院,开发出了一个“滚弄新村”。

1984年,在安置好手下的人后,罗星汉带着妻儿老小离开东枝,前往仰光,开始了他人生当中另外一个新的征程——经商。他用借来的钱开起了一家面包店,男的做生产,女的去卖面包。

直到今天,仰光上了年纪的人,都还记得罗星汉开的果敢面包店。

1988年,吴奈温政府下台,缅甸新政府开始实行经济开放政策,罗星汉趁机注册了公司,已然成为了一个企业家。

与此同时,新政府宣布实行多党议会制,对国内各派武装也采取了对话沟通的政策。

也就在这个时候,罗星汉主动与断绝了20年关系的彭家声取得联系,他首先写了一封信:“为了我们果敢民族在缅甸取得一个牢固的政治地位,我们应该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。缅甸是一个战乱的国家,我提倡我们要来倡导和平,瓦解缅甸共产党。”

几次联络之后,彭家声终于回复了消息,他明确告知罗星汉:“脱离缅甸共产党势在必行,等时机一到就可为之。”

1989年3月11日,彭家声在果敢发动了兵变,宣布正式脱离缅甸共产党,成立了缅甸民族同盟党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,自己出任主席和同盟军总司令,并控制了原缅甸共产党东北军区80%的领地。

罗星汉对彭家声说:“你脱离了缅甸共产党,万一他们率军来攻打怎么办?你必须要和缅甸政府搞好关系,才可以站得住脚。”

彭家声同意了罗星汉的建议,于是推选罗星汉作为代表,负责跟缅甸政府商谈。

1989年5月,彭家声飞赴仰光,与缅甸政府就和解的有关事宜进行谈判。

经过一番谈判,双方最终在“停止武装对抗、民族自治、经济政策,以及军队的保留”等问题上达成了协议,并成立掸邦第一特区,由彭家声担任主席。

彭家声脱离缅甸共产党后,先后有十多支民族地方武装纷纷效仿,投诚缅甸政府。也正因为有着联手瓦解缅甸共产党的功劳,消除了缅甸政府的心头大患,也让罗星汉家族在缅甸的事业发展顺风顺水。

凭借着自己所做的和平事业,罗星汉先后向缅甸政府要了边境的两片林区,然后对林区进行开发,一年就能给他带来几百万美金的收入。靠着这两片木材区,罗星汉有了足够的本钱,首先做了中国的汽车生意,然后又做起了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。

而彭家声主政的掸邦第一特区,缅甸中央政府除了在这里派驻少量行政、教育人员外,基本上都是由果敢人实施自治。

无论从军事到政治,再到安全等等各方面,彭家声更是独揽大权,掸邦第一特区俨然成为了自己的“独立王国”。

每年的3月11日,是果敢地区实现和平,以及民族民主同盟军成立的纪念日。每到这个时候,特区政府都会举办阅兵等训练活动,特区主席彭家声也会来到现场,对官兵进行动作指导。

在敌对了20年后,罗星双和彭家声终于重修旧好,各自经营着不同的事业。

罗星汉的家族事业涉及码头、机场、运输、矿山、宝石能源、进出口、电信等诸多领域,罗家的亚洲世界有限公司已然是缅甸第一大集团公司。这时的罗星汉逐渐放手把生意交给孩子们来经营,自己则退到幕后,过起了颐养天年的生活。

彭家声则在自己的辖区内推行禁毒,希望改写果敢地区上百年的罂粟种植历史,他同时独揽着果敢的大权,却从未意识到危机已经四伏。

他当众对大家说:“我们为什么要禁毒,我们主要就是想为世界人类的健康做一点事,人嘛!都是要做一点好事。”

2002年,果敢政府对外宣布,已经全面禁绝了毒品。然而,长期以来的集权以及毫无节制的贪欲,导致手下对彭家声极度不满。

从1992年开始,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就开始内讧不断,实力日渐衰落。

2009年4月,缅甸政府出台了民地武改编计划,以此来消除“一国多军,国中有国”的局面,为2010年的大选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。

这样一来,当缅甸政府派人来和果敢同盟军、佤联军、掸邦东部同盟军和克钦独立军来谈的时候,没有一支武装愿意接受改编。

所以,在当时比较紧急的情况下,缅甸政府军为了加快民地武改编进程,就必须要寻找一个突破口,果敢同盟军不幸躺枪。

2009年8月8日,缅甸政府军突然出现,以果敢枪械修理厂“私藏毒品”为由进行搜查。

但是在进行搜查过后,并没有发现毒品的踪迹,只有几部修理用的旧机床和一些木枪托,以及替换下来的枪械零配件。这一事件引发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的对峙,并造成特区首府老街的混乱,导致上千居民越境逃往中国。

“8•8事件”爆发后,果敢地区被缅甸政府控制,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被正式改编成中央政府领导下的边防军。

而关于彭家声的下落,在当时也成为了一个谜,一度传出了多个版本。有人说他被缅甸当局控制,有人说他投靠了佤邦,有人说他投靠了女婿林明贤,还有人说他潜伏在果敢农村准备卷土重来。

无论当时藏身何处,曾经叱咤风云的彭家声在古稀之年沦为了难民,而身在仰光的罗星汉却过着富庶安逸的晚年生活。

直到2014年11月19日,缅甸政府军炮击克钦军校后,彭家声和他的儿子、果敢同盟军司令彭德仁接连指挥武装力量与政府军交战。

2015年2月9日起,缅甸北部果敢地区再次爆发战事,彭家声发表“致全球华人书”,希望得到援助。

彭家声一直坚持维护果敢的民族利益,抗击缅甸政府军长数十年之久,为果敢民族争夺利益,这是符合民族大义的,他也因此得到了果敢人民的尊敬和爱戴。

分享到:
ABUIABAEGAAgmMSsigYo-oqRzgMwhAQ4ggE
ABUIABACGAAg5JqtigYoqe_t3wcwnAk4ZA


返回主站 | 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网站提交 | 意见反馈 | 免责声明 ©1997-2022 hao260导航(www.hao260.cn) 工信部备案:粤ICP备2021176113号

● hao260网址导航,致力于为广大网友提供简单、实用的网址导航,让您上网更简单。做最好的网址导航,让上网成为一种生活享受,我们一直在努力! | 下载网站到桌面‍